5月22日下午,“东莞自梳女陈列馆”布展座谈会在东莞市常平政府会议室召开。东莞市侨联组织常平、寮步、黄江等17个有自梳女的镇街侨联参加会议;致公党东莞市委会主委明晖、原副主委黎平等参加。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东莞市自梳女陈列馆”建设现场,了解前期加固、装修工程,以及现初步布展情况。 座谈会上,东莞市侨联副调研员罗少鸿介绍了“东莞市自梳女陈列馆”建设背景和意义,要求全市曾经有自梳女生活过的镇街全力配合建设。常平镇侨联和项目建设公司负责同志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工程进展情况,以及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常平镇侨联反映,现在“东莞自梳女陈列馆”装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已进入了图片、文字资料编排,文物展品布置工作,但有关内容和资料较缺乏。针对遇到的问题,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经过讨论和综合,会议确定由东莞市侨联负责督促落实有自梳女的17个镇街侨联(含曾经有自梳女的镇街侨联)继续挖掘收集自梳女的故事和有关资料等自梳女展品,并汇总至东莞市侨联。致公党东莞市委会负责统筹该党派自梳女展品的收集工作。力争早日完成“东莞自梳女陈列馆”布展工作,及早日对外开放。 为助推文化东莞建设,2016年下半年,东莞市常平镇委、镇政府计划利用该镇自梳女“十姐妹”屋遗址,筹备建设“自梳女历史陈列馆”,得到东莞市侨联和致公党东莞市委会积极响应。东莞市侨联认为,自梳女是时代历史印记,是东莞侨界贡献的历史文化名片,建设自梳女专题陈列馆很有意义和价值。致公党东莞市委会认为,自梳女专题陈列馆也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常平镇政府拔专款资助,并邀请有关专业团队设计、规划该自梳女陈列馆的布局和内部装修。东莞市侨联则动员全市各镇街侨联收集、提供自梳女图片、资料及用品等。2016年以来,东莞市侨联与致公党东莞市委会多次到常平镇,对自梳女陈列馆建馆工作进行指导。
据了解,上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蚕丝业衰落,许多年轻女性听说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同行,部分女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将头发卷起来,成为“自梳女”。“十姐妹屋”是当年多位自梳女共同从南洋寄钱回来建造的。常平镇政府侧旁的“十姐妹屋”原住着10多位自梳女,如今她们已全部离开人世了。